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期刊简介

               《医学临床研究》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医学会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1-7171,CN43-1382/R)的医学临床类科技期刊。原名《湖南医学》,1984年10月创刊,由我国著名医学专家柳用墨教授任主编,1985年2月正式出版发行,2002年更名为《医学临床研究》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多年来,本刊先后获得国家、省级一级一类优秀科技期刊奖多项,2000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4月再进入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被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的宗旨是:注重学术,讲求质量,力创精品,为医学临床事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设有论著、临床研究(含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医学影像、麻醉等)、诊疗经验、护理园地、病例报告、医院管理等常规栏目,间有院士(专家)论坛、院长笔谈、述评及专题论述等特色栏目。目前稿源已涉及全国各省、市(区)及香港特区。  《医学临床研究》为月刊,每月26日出版,大16开本,192页,铜板纸印刷,每期定价15.00元,全年12期,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2-13,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编辑部亦可办理邮购。邮局汇款: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省卫生厅内)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社,邮编410008。银行汇款:开户名称: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社开户银行:中国银行长沙市湘雅支行开户账号:610657349900Email:jcr_cs.hn@vip.163.com网址: http://www.jcr.net.cn联系电话(传真):0731-84824007。                

阴天不防晒?小心肌肤加速衰老

时间:2025-08-07 16:27:13

许多人认为阴天无需防晒,实则大错特错。云层如同布满孔隙的筛子,仅能过滤部分中波紫外线(UVB),而穿透力极强的长波紫外线(UVA)几乎能毫无阻碍地穿透云层,抵达皮肤真皮层。数据显示,阴天仍有高达90%的UVA持续作用,这正是导致皮肤光老化、色素沉着的隐形杀手。若长期忽视阴天防晒,等同于放任胶原蛋白被无声瓦解,细纹和色斑会加速显现。

防晒霜:阴天的“隐形防护盾”

选择防晒产品时,需关注PA值(针对UVA的防护等级)和SPF值(针对UVB的防护能力)。阴天建议使用PA++以上的广谱防晒霜,配合每2-3小时补涂一次的策略。实验证明,即使多云天气,未防护的皮肤在户外活动3小时即可出现轻微红斑反应。值得注意的是,防晒霜需涂抹足量(约1元硬币大小覆盖全脸),并优先选择含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的物理防晒剂,这类成分能像镜面般直接反射紫外线。

光敏食物:晒黑风险的“加速器”

除了紫外线,某些常见食物中的光感性物质会与紫外线发生协同作用,大幅提升晒黑风险。柠檬、菠菜、芹菜等蔬果富含呋喃香豆素和叶绿素,这些物质如同潜伏的“光敏催化剂”,食用后经阳光照射会引发光毒性反应,导致黑色素异常活跃。临床观察发现,连续三天大量食用光敏食物的人群,在同等紫外线暴露下,色素沉着程度比普通饮食者高40%。

风险管控的黄金法则

对于户外工作者或夏季出游人群,建议采取“双轨防护”策略: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高峰时段避免食用光敏食物;若必须摄入,可采用焯水处理(如菠菜焯烫30秒可破坏80%光敏物质)或改在晚餐食用。同时搭配含维生素C(如草莓、猕猴桃)的抗氧化食物,能中和光敏反应产生的自由基。皮肤科医生特别提醒,服用抗生素或患有肝肾功能异常的人群,光敏反应会呈几何级数放大,这类人群需严格执行“防晒+忌口”双重防护。

全年防晒的认知升级

紫外线强度与季节的关系常被误解。实际上,冬季雪地反射可使紫外线辐射增强80%,而夏季潮湿空气中的水珠会产生透镜效应,聚焦紫外线穿透角质层。建议建立“防晒指数”概念:当紫外线指数≥3时(可通过天气APP查询),无论阴晴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值得强调的是,玻璃仅能阻挡约60%的UVA,靠窗办公者仍需涂抹防晒产品。

将科学防护转化为日常习惯,才能真正阻断光老化链条。从今天起检视你的餐桌和化妆包,别让阴天和美食成为肌肤健康的双重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