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医学临床研究》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医学会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1-7171,CN43-1382/R)的医学临床类科技期刊。原名《湖南医学》,1984年10月创刊,由我国著名医学专家柳用墨教授任主编,1985年2月正式出版发行,2002年更名为《医学临床研究》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多年来,本刊先后获得国家、省级一级一类优秀科技期刊奖多项,2000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4月再进入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被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的宗旨是:注重学术,讲求质量,力创精品,为医学临床事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设有论著、临床研究(含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医学影像、麻醉等)、诊疗经验、护理园地、病例报告、医院管理等常规栏目,间有院士(专家)论坛、院长笔谈、述评及专题论述等特色栏目。目前稿源已涉及全国各省、市(区)及香港特区。 《医学临床研究》为月刊,每月26日出版,大16开本,192页,铜板纸印刷,每期定价15.00元,全年12期,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2-13,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编辑部亦可办理邮购。邮局汇款: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省卫生厅内)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社,邮编410008。银行汇款:开户名称: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社开户银行:中国银行长沙市湘雅支行开户账号:610657349900Email:jcr_cs.hn@vip.163.com网址: http://www.jcr.net.cn联系电话(传真):0731-84824007。
双抗疗法突破95%缓解率
时间:2025-08-08 12:02:36
在肿瘤治疗领域,一项突破性进展正引发全球关注:双抗组合疗法的临床数据显示,其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突破95%大关,这一结果直接推动美国FDA授予该疗法优先审评资格,意味着审批流程将从常规的10个月压缩至6个月内完成。这一里程碑式的数据,相当于让过去几乎"无药可治"的难治性患者群体,首次看到了长期生存的曙光。
从实验室到临床:双抗疗法的颠覆性机制
与传统单靶点药物不同,双特异性抗体如同"智能导弹",能同时锁定癌细胞表面的两个关键靶点。以EGFR/MET双抗JNJ-6372为例,其对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传统药物几乎无效的"硬骨头")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8.3个月,远超化疗时代的2.86个月,相当于将患者的有效治疗时间延长近三倍。而最新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的petosemtamab双抗,则通过阻断EGFR和LGR5双通路,与PD-1抑制剂联用时产生"1+1>3"的协同效应,这在头颈癌治疗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肿瘤完全消退率。
95%缓解率背后的临床价值
在111例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试验中,双抗疗法使33%的患者肿瘤显著缩小,其中12%达到完全缓解(即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消失),PD-L1阳性亚组更是实现43.8%的客观缓解率——这组数字放在五年前,相当于将晚期患者的"生命计时器"从平均不足10个月延长至17.5个月。而新公布的95%超高位缓解率数据,则意味着每20名患者中就有19人可获得疾病控制,这种疗效水平已接近某些慢性病的药物治疗效果。
优先审评的加速逻辑
FDA的加速审批机制并非简单"开绿灯",而是基于严格的风险收益评估。当药物满足"治疗严重疾病"和"显著优于现有疗法"两大核心条件时,审评周期可缩短40%。例如针对NRG1融合突变的双抗zenocutuzumab,因其在胰腺癌和肺癌亚型中填补了治疗空白,成为首个获FDA专门批准用于该靶点的疗法。此次获得优先审评的双抗组合,正是通过历史对照试验证明:其疗效数据较现有方案呈现几何级提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50%以上,完全符合"显著改善"的审评标准。
未来战场:从后线治疗到一线突围
目前双抗药物的临床定位正发生战略性转变。早期如JNJ-6372主要解决耐药患者需求,相当于为"治疗失败"群体提供"急救包";而现在的研究则大胆冲击一线治疗,像petosemtamab联用PD-1抑制剂直接挑战头颈癌初始治疗方案的尝试,已显示出中位生存期翻倍的潜力。这种转变背后是制药企业对肿瘤微环境调控认知的深化——通过同时阻断癌细胞生长信号和解除免疫抑制,双抗组合正在改写"先化疗后靶向"的传统治疗范式。
随着全球首个HER2/HER3双抗等产品陆续上市,肿瘤治疗正式迈入"双靶点精准打击"时代。而优先审评通道的开启,预示着这些创新疗法将以更快速度抵达临床前线,为更多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窗。在可预见的未来,双抗药物或将成为癌症治疗基石的组成部分,其联合免疫治疗、ADC药物等形成的"多维度打击网络",有望将晚期癌症逐步转化为可控的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