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医学临床研究》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医学会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1-7171,CN43-1382/R)的医学临床类科技期刊。原名《湖南医学》,1984年10月创刊,由我国著名医学专家柳用墨教授任主编,1985年2月正式出版发行,2002年更名为《医学临床研究》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多年来,本刊先后获得国家、省级一级一类优秀科技期刊奖多项,2000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4月再进入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被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的宗旨是:注重学术,讲求质量,力创精品,为医学临床事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设有论著、临床研究(含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医学影像、麻醉等)、诊疗经验、护理园地、病例报告、医院管理等常规栏目,间有院士(专家)论坛、院长笔谈、述评及专题论述等特色栏目。目前稿源已涉及全国各省、市(区)及香港特区。  《医学临床研究》为月刊,每月26日出版,大16开本,192页,铜板纸印刷,每期定价15.00元,全年12期,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2-13,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编辑部亦可办理邮购。邮局汇款: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省卫生厅内)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社,邮编410008。银行汇款:开户名称: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社开户银行:中国银行长沙市湘雅支行开户账号:610657349900Email:jcr_cs.hn@vip.163.com网址: http://www.jcr.net.cn联系电话(传真):0731-84824007。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

出版部门: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17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382/R

邮发代号: 42-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国家期刊方阵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
  • 国际刊号:1671-7171
  • 国内刊号:43-138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国家期刊方阵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2003年第9期文章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57例临床分析

    迟发性颅内血肿是CT时代提出的影像学概念,其发生率占颅脑外伤患者的2.6%~9.7%,占颅内血肿病人的7%~10.5%,死亡率为3.4%~71%不等[1].现就本院1995年至2002年12月观察的2391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所发现的57例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姚洁民;魏风;卢科;朱晟;谢华;陈俭 刊期: 2003- 09

  • 肝干细胞研究进展

    1981年英国的Evans和Kaufman用延缓着床的胚泡首次成功地分离了小鼠胚胎干细胞,从而在全球掀起了有关干细胞的研究热潮.1998年11月,美国Thomson和Gearhart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获得人胚胎干细胞及胚胎生殖细胞,此后,干细胞的研究便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作者:周鹤俊;林菊生 刊期: 2003- 09

  • 糖尿病性大疱病伴环状红斑一例

    1病历患者,男性,65岁,因全身反复发生红斑4年、水疱10个月而就诊.患者1992年开始出现口渴多饮、多尿、体重减轻,1995年查空腹血糖为13.00mmol/L,尿糖阳性而诊断为糖尿病.......

    作者:段争跃;吴松兵 刊期: 2003- 09

  • 小肝癌研究展望

    在全球范围内,死于癌症的病人中肝癌占第四位,而在我国则占第二位,我国每年死于肝癌者占全球肝癌死亡人数53%(Pisani等1999).我国肝癌大多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背景,而我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流行率达9.75%;另一个与肝癌密切相关的丙型肝炎,在我国的流行率为3.2%(戴志澄等1997).为此,肝癌防治在21世纪前几十年仍将是我国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汤钊猷 刊期: 2003- 09

  • 免疫微环境对肝癌切除疗效的影响

    肿瘤演变的终归宿取决于肿瘤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两者的互动关系成为近年肿瘤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而肿瘤免疫微环境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日益受到重视[1-3].一个较强的免疫微环境可以有效控制肿瘤,而处于耐受状态的微环境则对肿瘤有促进作用.肝脏作为免疫特惠器官具有独特的免疫系统,参与机体局部和整体的免疫调节,如何提高肝癌局部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杀伤能力,对提高肝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双健;汤钊猷;叶胜龙;樊嘉;吴志全;周俭;蔡晓燕;王文清 刊期: 2003- 09

  • 小肝癌切除后转移复发的预测

    如何能在肝癌尚未出现转移前就及早预测、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是进一步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关键.从20世纪90年代转移复发成为肝癌研究的热点以来,科研工作者从临床到基础对肝癌转移复发的规律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研究,特别是近年随着比较基因组杂交、基因芯片等高新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应用,肝癌转移复发分子机制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作者:叶青海 刊期: 2003- 09

  • 小肝癌的治疗新感受

    肝癌谓为癌中之王,是人类健康的第2号杀手.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约437000人,估计我国每年新增肝癌患者约11万.提高肝癌的诊治水平是目前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作者:吴金术 刊期: 2003- 09

  • 肝移植在小肝癌治疗中的地位

    随着肝癌转移复发研究的深入及肝癌肝移植临床资料的积累,肝移植已倾向于治疗合并有严重肝硬化、无大血管侵犯及肝外转移的小肝癌.尽管如此,在肝癌肝移植领域中,适应证的选择、活体肝移植的作用、辅助治疗的意义等问题仍然存在争议,下面就有关问题作一评述.......

    作者:樊嘉;周俭;史颖弘 刊期: 2003- 09

  • 局部消融疗法在小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及与外科手术的比较

    由于肿瘤本身或肝功能等原因,肝细胞癌(HCC)的切除率为10%~37%[1].近年HCC局部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包括经动脉疗法(如TACE等)和局部消融疗法(如通过化学和加热等途径消灭肝肿瘤组织的各种技术).......

    作者:钦伦秀 刊期: 2003- 09

  • 微创外科在小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设备的飞速发展,腹腔镜肝脏外科以及经动脉栓塞化疗(CTACE)、射频毁损治疗(RFA)、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微波治疗(MCT)、外科冷冻和激光热消融(LTA)等肝癌局部治疗方法不断兴起,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疗效不断提高,为外科治疗小肝癌提供了全新的微创外科手段.......

    作者:王鲁 刊期: 2003-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