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医学临床研究》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医学会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1-7171,CN43-1382/R)的医学临床类科技期刊。原名《湖南医学》,1984年10月创刊,由我国著名医学专家柳用墨教授任主编,1985年2月正式出版发行,2002年更名为《医学临床研究》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多年来,本刊先后获得国家、省级一级一类优秀科技期刊奖多项,2000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4月再进入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被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的宗旨是:注重学术,讲求质量,力创精品,为医学临床事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设有论著、临床研究(含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医学影像、麻醉等)、诊疗经验、护理园地、病例报告、医院管理等常规栏目,间有院士(专家)论坛、院长笔谈、述评及专题论述等特色栏目。目前稿源已涉及全国各省、市(区)及香港特区。 《医学临床研究》为月刊,每月26日出版,大16开本,192页,铜板纸印刷,每期定价15.00元,全年12期,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2-13,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编辑部亦可办理邮购。邮局汇款: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省卫生厅内)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社,邮编410008。银行汇款:开户名称: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社开户银行:中国银行长沙市湘雅支行开户账号:610657349900Email:jcr_cs.hn@vip.163.com网址: http://www.jcr.net.cn联系电话(传真):0731-84824007。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
出版部门: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17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382/R
邮发代号: 42-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国家期刊方阵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
- 国际刊号:1671-7171
- 国内刊号:43-138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后侧入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应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2月至2006年2月,后侧入路应用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27例,根据Pipkin氏分型方法,Ⅰ型6例;Ⅱ型11例;Ⅲ型3例;Ⅳb型5例;Ⅳc型2例.[结果]2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7~27)个月,按美国矫形外科学院评定标准,优9例,良11例,可4例,差3例,总优良率为74%.[结论]早期切开复位,后侧......
作者:高曙光;雷光华;李康华;曾凯斌;胡懿合;朱勇 刊期: 2007- 02
-
成人个别前牙缺失修复前的正畸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伴有错牙合畸形的个别前牙缺失成人患者修复前的正畸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2005年收治的18例成人个别前牙缺失伴有错牙合畸形病例,采用固定正畸的方法对18例进行治疗,为修复创造有利条件,再修复缺失牙.[结果]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均达到美观和功能稳定的效果.[结论]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能使修复体达到更加完善的口腔功能及美观的要求.......
作者:王月辉;黄生高 刊期: 2007- 02
-
臂丛及颈髓哑铃型神经鞘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颈部哑铃型神经鞘膜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2例哑铃型神经鞘膜瘤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12例均获得全部切除,随访1~5年,均治愈,无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根据肿瘤大小部位,选择合适入路治疗神经鞘膜瘤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健 刊期: 2007- 02
-
腹腔镜胆囊切除1 4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本院14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手术方法及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结果]1460例全部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成功率98%(1432/1460)中转开腹率2%(28/1460),并发症24例,其中胆漏11例、术后出血8例、胆总管横断伤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2例,皮下气肿3例.[结论]严格规范的手术操作是减......
作者:靳亚勋;卢国庆;赵文彬;蔡子良 刊期: 2007- 02
-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镜诊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异丙酚用于胃镜检查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60例需行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P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P组),每组各30例.P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0mg/kg,RP组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2ng/kg,异丙酚为1.0mg/kg.[结果]RP组术中脑频谱指数高于P组(P<0.05);P组术中MAP和HR及术毕时HR降低(P<0.0......
作者:易峰;代军;熊霞林 刊期: 2007- 02
-
复发性肾上腺神经外胚层肿瘤并发下腔静脉癌栓的治疗
[目的]探讨肾上腺神经外胚层肿瘤复发后的处理.[方法]报告1例复发性肾上腺神经外胚层肿瘤并发下腔静脉癌栓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患者因腹膜后肿瘤行右肾上腺及肿瘤手术切除,术后化疗,术后1年复发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及双下肢浮肿,在本院行右肾切除及肿瘤清扫+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经溶栓、抗凝等治疗.[结果]手术后患者肾功能代偿正常,下肢静脉浮肿消退,择期行化疗或放疗.[结论]神经外胚层......
作者:陈健康;王永刚 刊期: 2007- 02
-
750株尿液分离细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尿液感染常见病原菌的种类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本院2000年1月到2006年5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所送的2490份尿液培养标本进行培养,其中分离出病原菌共750株.对长出的细菌用VITEK-32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尿液标本中感染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又以大肠埃希菌为多,占63.7%;阳性菌多的是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多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
作者:彭小云 刊期: 2007- 02
-
11 369张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门、急诊处方11369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不合理之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比例31.90%.硝咪唑类、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使用量分别排在前三位.[结论]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较为合理.......
作者:佘志华;文晓柯 刊期: 2007- 02
-
激素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激素治疗在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ADN)诊疗中的作用.[方法]总结分析本院2001年8月至2006年9月25例ADN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特征及治疗要点并比较20例ADN重度肾损害激素治疗与非激素治疗的疗效.[结果]20例ADN重度肾损害经激素等治疗后病情逆转.[结论]激素冲击疗法是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谭东阳 刊期: 2007- 02
-
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时间血糖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时间血糖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13例确诊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行回顾性分析,将无空腹血糖增高分为A1组125例,空腹血糖增高组为A2组88例,无餐后1h血糖增高分为B1组98例,餐后1h血糖增高组为B2组27例,对四组孕产妇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四组孕产妇并发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腹血糖增高组需胰岛素治疗率增高(P≤0.01),空腹血......
作者:郭莉丽;罗力冰;任素英 刊期: 2007- 02
动态资讯
- 1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治疗及耐药性研究
- 2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2例分析
- 3 枸杞多糖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株 C6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4 冠心病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 5 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 6 2型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 7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8 OSA对ACS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和血浆hsCRP的影响
- 9 综合干预对预防耳鼻喉科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
- 10 腹腔镜下胆道镜胆管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
- 11 中青年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 12 14-3-3Sigma蛋白质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13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 1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大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
- 15 孕产期患者急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及头部影像学表现
- 16 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单克隆抗体对肾病综合征复发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 17 miR-126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
- 18 小骨窗开颅术、骨瓣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 19 纳洛酮治疗小儿氟乙酰胺中毒昏迷22例临床观察
- 20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