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医学临床研究》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医学会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1-7171,CN43-1382/R)的医学临床类科技期刊。原名《湖南医学》,1984年10月创刊,由我国著名医学专家柳用墨教授任主编,1985年2月正式出版发行,2002年更名为《医学临床研究》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多年来,本刊先后获得国家、省级一级一类优秀科技期刊奖多项,2000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4月再进入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被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的宗旨是:注重学术,讲求质量,力创精品,为医学临床事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设有论著、临床研究(含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医学影像、麻醉等)、诊疗经验、护理园地、病例报告、医院管理等常规栏目,间有院士(专家)论坛、院长笔谈、述评及专题论述等特色栏目。目前稿源已涉及全国各省、市(区)及香港特区。  《医学临床研究》为月刊,每月26日出版,大16开本,192页,铜板纸印刷,每期定价15.00元,全年12期,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2-13,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编辑部亦可办理邮购。邮局汇款: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省卫生厅内)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社,邮编410008。银行汇款:开户名称: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社开户银行:中国银行长沙市湘雅支行开户账号:610657349900Email:jcr_cs.hn@vip.163.com网址: http://www.jcr.net.cn联系电话(传真):0731-84824007。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

出版部门: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17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382/R

邮发代号: 42-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国家期刊方阵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
  • 国际刊号:1671-7171
  • 国内刊号:43-138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国家期刊方阵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2016年第3期文章
  • MTA2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转移相关蛋白2(Metastasis-associatedprotein2,MTA2)是近些年发现的肿瘤转移相关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是核小体重塑的核心组件并在组蛋白的去乙酰化中起着复杂的作用,MTA2是细胞骨架组织和转录的中央枢纽,并为细胞核和细胞骨架组织提供联系。目前MTA2在乳腺癌、扁桃体癌、肺癌等恶性肿瘤中的研究颇多[1-3],但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研究报道目前还较少。本文通过对MTA家族的研究......

    作者:宋辉;张俊杰 刊期: 2016- 03

  • 胆碱能抗炎通路与脓毒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持续的炎症反应常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1],是现代危重病研究领域的热点及难点,患病率及病死率高[2],其发病机制复杂,迄今有效的治疗措施不多。研究发现,胆碱能抗炎通路主要通过迷走神经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a7亚基(a7nAChR)及多个信号转导通路反馈地调控炎症反应,从而减轻机体炎症损害。因此,研究胆碱能抗炎通路与脓毒症发病机制的关系,有利于从本质上......

    作者:覃小梅;李双杰 刊期: 2016- 03

  • 显微手术治疗动脉瘤性SAH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我国年发生率为6~35.6/10万人,高发于芬兰和日本,好发于50~69岁人群,约占总发生率的67%[1]。90%以上脑动脉瘤分布在脑基底动脉环附近,其中大多数位于颈动脉系统。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前不易被发现,一般出现SAH临床症状才被注意。随着多排螺旋CT及造影技术的更新,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和检出率不断提......

    作者:张双;骆静 刊期: 2016- 03

  • HMGB1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在细胞核中,染色体蛋白与DNA的相互作用终影响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其中,组蛋白(H1、H2A、H2B、H3和H4)是主要的带正电荷的染色体蛋白,这些组蛋白与带负电荷的DNA紧密结合,形成十分稳固的结构,称为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由147个DNA碱基对包裹。二级染色体蛋白由几种含量较少、具有组织特异性的蛋白质组成,包括核基质蛋白、染色体支架蛋白和一些与DNA调节(如扩增、转录、修复、重组......

    作者:刘波辉;杨金凤 刊期: 2016- 03